近日,山西省發改委、生態環境廳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《山西省“十四五”清潔生產實施方案》,其中對重點行業加強清潔生產改造工程。
煤電行業:統籌推進煤電節能改造、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。在保證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的同時,有序推進煤電節能降耗改造、供熱改造和靈活性改造“三改”聯動,對30萬千瓦級以上的煤電機組因地制宜進行節能改造,進一步提高發電效率;對20萬千瓦及以下擬繼續運行的抽凝機組進行背壓改造,提高機組供熱效率,對于無法改造或改造后仍不達標的機組,推動關停轉為應急備用機組。
鋼鐵行業:嚴格執行國家鋼鐵冶煉項目備案和產能減量置換政策。科學制定限制類工藝裝備升級改造計劃,推動全省用于普鋼生產的限制類工藝裝備升級改造,先進產能占比進一步提升。對全省鋼鐵企業開展節能技術改造,2025年底前達到《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(2021年版)》中能效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%,單位產品能耗進一步降低,在建、擬建項目滿足超低排放要求、達到國家能耗標準先進值。
焦化行業:嚴禁新增焦化產能。“先立后破”分期分批關停退出4.3米焦爐,推動大型焦化項目合法合規加快建設,平穩有序實現裝備結構調整和產能銜接。“十四五”期間,對已建成炭化室高度5.5米及以上大機焦和熱回收焦爐企業實施節能改造,到2025年底前單位產品能耗達到國家標準先進值。引導和鼓勵焦爐煤氣、煤焦油、粗苯等焦化化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條向高端延伸。
化工行業:加快產業升級改造,加快推進“三廢”治理技術研發應用,采用先進、適用的節能、節水工藝技術實施清潔生產改造,加快淘汰落后產品和工藝裝備,發揮綠色化工固碳作用,鼓勵支持CO2經尿素制備碳酸乙烯酯、甲烷二氧化碳重整技術等研究攻關。
有色行業:嚴格執行國家電解鋁產能置換政策和電解鋁行業階梯電價政策。加大電解鋁企業消納可再生能源的責任權重,從源頭削減二氧化碳排放。大力發展再生金屬產業,提高資源利用率和保護生態環境。實施氧化鋁行業高效溶出及降低赤泥技術、電解鋁行業高效低碳鋁電解技術、銅冶煉行業連續熔煉技術、鎂冶煉行業豎式還原煉鎂等技術和裝備改造。
建材行業:嚴格執行國家水泥、平板玻璃產能置換政策。通過差別電價政策,推進水泥企業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,全省在產水泥企業2024年底前完成超低排放改造。加快推進節能技術改造,到2025年,水泥行業達到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超過30%,在建、擬建項目能耗水平達到標桿值。
節能裝備行業:大力發展余熱、余壓和余能回收利用及高效清潔燃燒鍋爐等設備,在高耗能行業和重點用能企業開展能源梯級利用、能源系統優化等節能技術改造,發展環境監測、固廢、水資源綜合利用等工程管控一體化及遠程診斷與運維服務體系,構建智慧節能環保產業鏈。推進工業固廢綜合利用裝備應用,加速實現工業固廢由“低效、低值、分散利用”向“高效、高值、規模利用”轉變。
來源:山西省發改委